Monday, June 22, 2009
反社会型人格异常 - 野心家民联 PAKATAN dengan PAS
反社会型人格异常,是病态人格的一种, 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归类于第二轴发育障碍/ 人格异常的类别B里, 而且必须超过18岁才能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患者在初识时,往往予人聪明、人缘佳的印象, 但实际上他们会残酷无情的利用他们身边的人,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此种人格倾向常见于狡猾的政客、商人等成功人士之中。 他们的社会化不足,因此缺乏对人、社会、团体的认同与忠诚。
自心理医学发现此病态人格, 近百年来便有林林总总不同医学名词出现,大致为:无罪感( Guiltlessness)、精神病态性人格卑劣( Psychopathic inferiority)、悖德症(Moral insanity)、道德低能(Moral imbecility)。现代则多为用反社会人格( Sociopathy)、精神病态(Psychopathy) 等医学名词。而通俗来说,则可用没良心( Conscienceless)这词简易概括。
临床现象
良心发展不足 :
他们无法接受或了解道德的价值,严重的缺乏良心谴责, 所以不会因不道德行为而焦虑或有罪恶感。 他们甚至会轻视那些被他们利用的人。
不负责任和冲动的行为 :
他们很少为未来长期的利益考量,所以倾向于寻求立即的满足, 他们也较难忍受例行性的事物。
善于利用它人 :
他们看来幽默、乐观、讨人喜欢,容易解除别人的武装。 他们似乎对别人的需要和弱点有敏锐的观察力。 他们也擅长辩解与说服别人。
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虽然他们容易得到他人的友谊,但因为他们的自我中心与不负责任, 让他们难以维持一个真正且良好的关系。他们欠缺同情心、 感激和悔意。 据临床诊断发现有相当大的比例男性反社会人格者有暴力倾向。 他们也是不忠实和不负责的伴侣。
成因 :
对于此病的成因学者仍无定论,有人认为他们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们难以学得制约反应, 也有人认为他们只是善于逃避心中不舒服的感受而已。 另一种看法是,他们可能是在生长过程中, 遇到某些原因导致他们对社会失去信任,进而影响到思想上的异常。
治疗和效果 :
因为反社会人格不像一般心理疾病会有心理上的异常行为, 也能正常的生活,所以他们通常不会求助于医院或辅导中心。 而已经因为触犯法律而接受监狱的心理治疗,效果也是相当不乐观。 一般的治疗方法在他们身上成效不彰, 这应该归因于他们本身的欠缺焦虑和罪恶感、无法相信他人、 难以学到教训等的人格特质。有趣的是,即使没有接受治疗, 许多反社会人格者到了40岁以后会逐渐改善, 这或许是因为累积的社会制约所造成的。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8D%E7%A4%BE%E6%9C%83%E5%9E%8B%E4%BA%BA%E6%A0%BC%E7%95%B0%E5%B8%B8&variant=zh-cn
出猫 :粤语(广东话)读法,是香港人的俚语(slang), 非习惯用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俚语是粗俗的或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撒丫子,开瓢儿。 俚语就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 的词语。地域性强,通行面极窄,较生活化。
作弊是一种欺骗或欺诈的行为, 可使作弊者不公平地获得优势以达致利己的目的; 作弊通常也会牺牲他人的利益。作弊包含对规则的逾越, 可被视为一种以小博大的基本经济手段。
在英文中作弊(Cheating)和目前社会上所流行的"诈骗"犯罪行为是同一个字, 中文中其意义也是接近的。
noun 诡计;骗局;谋略;花招
恶作剧
轻率愚蠢的行为
作弊手法, (如同没有实力所以处处违法作弊)
verb 哄骗
违法
恶作剧;戏弄
adjective 有诀窍的;特技的;魔术的
欺诈的、想尽手段违法的
学生成绩不佳,而作弊的行为
乱唱高调,没有成效的916大骗子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